成都公墓

中国古代树葬的起源与发展

2022-08-18 10:11:11      网络      28202人次浏览
摘要:“树葬是把死者的尸体架于野外的大树上或特制的木架上风干或使尸体腐烂后再埋骨的葬法,并以死者的尸体安放在大树或树木搭建的木架上而得名,有的地方称这种安葬方式为“木葬””

由于有些民族的树葬是靠鸟类啄食尸肉而后再葬骨,因此也有人称这一类型的树葬称为“天葬”或“鸟葬”等。有些民族是利用这种置于大树或木架上的形式风干尸体,故也有人称这类型的树葬为“风葬”。树葬是一种比较古朴而原始的葬俗,它的起源很早,主要流行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中,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生活在嫩江流域的失韦人就有树葬,失韦国“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除这种葬法外,北朝时的南室韦人也在露天建造木架进行树葬。如《北史·室韦传》云:南室韦“部落共为大棚,人死则置其上”。而生活在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鲜卑的一支库莫奚人也流行树葬,他们的凤俗似乎与南室韦人稍有差别,“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

生活在土河流库域的契丹人的树葬又有一些不同,他们的老人死后,就“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到了隋唐时期,他们仍然是“死不墓,以马车载尸人山,置于树颠”。

这些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多信奉萨满教。萨满教认为,天上是死者应赴之所,而树干又是通天之路,将死者尸体葬于大树上,便于他们顺利上天,所以有此树葬。

而在这个时代的南方,也有一些民族采用树葬的方式,如《隋书·地理志》记载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风俗说:“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这表明畲族和瑶族的祖先曾有过树葬。除此之外:《太平御览》卷八八O也记载,南方的木客人死时“皆知殡殓之,不令人见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峰树杪或藏石窠中”。换言之他们的葬法与上述有些差异,已用了棺木,有的把棺木置于高处的大树上,有的则把棺木置于悬崖上的崖洞内。由此看来在古代,树葬分布的范围很广,而且形式多样。

根据上述情况看,古代树葬至少可以分成直接置尸于树和间接置尸于树两种方式,间接置尸于树是用苇席、棺木装殓后再安置于树上,以及地架式,即在野地里搭木架,上安置尸体或棺木几类。有的在树葬几年后,还要再捡骨进行二次葬。

至明清时代,树葬的分布仍很广,东北一些民族仍保留树葬的葬法。《辽东志》记载明代建州乞里迷女真人时说:其“死者柩悬于树”。《李朝实录》谈到忽刺温女真人的丧俗时也说,他们“父母死……置其尸于大树”。方式济的《龙沙纪略·风俗》则记载,清代满族发展不平衡,有的已受汉族影响而实行土葬,但其“东北边有风葬之俗,人死,以刍裹尸,悬深山大树间,将腐,解其悬,布尸于地,以碎石逐体薄掩之”。西北有的民族也行树葬,如《西域图志》卷三十九就记载准噶尔地区有“五行葬法”,其中的“木葬则悬诸树”。此外明清时期的南方,也有一些民族用树葬的方式安葬他们的死者,《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九十四载:夭苗,一名黑苗,“死不葬,以藤蔓束之树间”。另外据徐珂《清稗类钞·丧祭类》载,云南土著对夭折的儿童也采用树葬的方式,“凡未满七岁之小儿死时,土人以其先父母而人泉路,目为不孝,乃盛以无盖之棺,悬之树,任鸟啄之。”

有用 8984 人次   
关键词:树葬木葬天葬鸟葬

相关资讯

院山公墓名字的文化底蕴
院山公墓,地处成都龙潭地带,依院山坡而建。这里也是客家文化的发展地之一,远处有龙泉山,凤凰山庇护,近有龙潭寺庇佑,潋滟风光美不胜收。
院山公墓名字的文化底蕴
成都院山公墓烈士介绍
院山坡烈士纪念馆是纪念“院山坡殉国烈士”的英雄事迹,也是成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成都院山公墓烈士介绍
善终是对生命的真正解放
人的生命,是宇宙间奇妙而宏大的交响曲,死亡,则是生命交响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乐章。佛法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佛陀指示我们,人身的难得,纵然亿万年都未必有这样的良机。
善终是对生命的真正解放
生命文化讲堂暨殡葬服务进社区 — 长松寺坚持不懈致力环保生态
8月10日上午,由成都市民政局主办的“生命文化讲堂暨殡葬服务进社区”活动走进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红花社区。成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胡鸿,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以及50余名红花社区居民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生命文化讲堂暨殡葬服务进社区 — 长松寺坚持不懈致力环保生态
中国古代树葬的起源与发展
树葬是把死者的尸体架于野外的大树上或特制的木架上风干或使尸体腐烂后再埋骨的葬法,并以死者的尸体安放在大树或树木搭建的木架上而得名,有的地方称这种安葬方式为“木葬”
中国古代树葬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生命教育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浅谈生命教育
那些感悟生命的经典名言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那些感悟生命的经典名言
中国土葬的起源与变迁
后来人们发现,丢弃在荒野里的尸体,常被野兽吞食、苍蝇叮咬等。于是觉得这种安葬方式不合乎人情,大家于心不忍,才把尸体就地掩埋,于是就有了把尸体埋葬入土的葬俗。
中国土葬的起源与变迁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获取底价
免费专车 在线预约